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构成一个科学、完整、成熟的党建理论体系。《概论》的主体部分为十三章,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明确每一个“坚持”的核心观点和重要理念,为全面理解、整体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提供关键指导。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必须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一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凸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和在党的领导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的认识。
第二,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个坚持,深刻揭示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伴相随、互促共进的辩证关系,找到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有效路径。
第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这一个坚持,昭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立根固本的功能定位,凸显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和关键举措。
第四,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一个坚持,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发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砥砺前行、赢得民心、赢得未来的时代强音。
第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这一个坚持,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历经挫折不断奋起、历经磨难淬火成钢的制胜密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
第六,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必须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把地方党委建设成为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的坚强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个坚持,明确了党的力量的物质依托和体系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指出了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揭示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第七,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更好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个坚持,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广大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
第八,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必须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一个坚持,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凸显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九,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这一个坚持,赋予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宣示了我们党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意志,标志着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飞跃。
第十,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这一个坚持,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考量,展现了我们党刮骨疗毒、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勇气,为新形势下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十一,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一个坚持,鲜明提出把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摆在国家治理大体系之中进行顶层设计,标志着我们党探索出了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第十二,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把依规治党当作管党治党基本方式。必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扎细扎密扎牢制度的笼子,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障。这一个坚持,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之治、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为管党治党方式的科学化制度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和方法路径。
第十三,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必须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强化专责机关监督责任,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推动党建责任落实落地。这一个坚持,阐明了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的具体内涵和实践要求,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