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6.8级地震发生以来,日喀则市坚持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冲锋在前,在平均海拔超过4300米的抗震救灾第一线筑起坚实“红色堤坝”。
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市委立即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建办公室和医疗救治、物资保障、抢修保通、群众安置、宣传报道、维稳防控6个专项组,迅速展开应急救援。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震区,实地指挥抗震救灾,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各级领导干部向险而行、火速驰援,500余名干部分赴灾区,组织开展人员排查、灾情统计、救助保障、转移安置、群众安抚等工作。受灾各县领导干部下沉到26个乡镇,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蹲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累计走访摸排受灾村庄206个。应急救援、消防、公安、部队官兵、医疗、社会救援力量陆续赶赴现场,震后不到10分钟,救援飞机出现在天空;震后不到半小时,地震中心区域已展开救援行动,1.5万余人的救援力量迅速向震区集结;震后7小时,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及时发布震灾信息,回应公众关切;震后9小时,因地震损毁路段全部抢通,移动通信信号恢复正常;震后第一夜,受灾群众住进帐篷,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震后第二天,活动板房运抵灾区,受灾群众陆续住进了临时“新家”。
积极响应、闻令而动,凝聚抗震救灾合力。灾难面前,党组织一直都是震不垮的堡垒。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并及时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划拨的500万元党费与配套划拨的150万元市管党费拨付至灾区,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市直机关和13个县组建109个党员突击队,1300余名党员干部彻夜参与应急救灾物资装车,1260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桑珠孜区出动近300名党员干部,统筹调动“两委”班子、各类专干、社区工作者、双联户长、网格员等基层力量,装卸搬运各类应急救援物资130余车。定日县迅速组建350余支党员突击队,180个驻村工作队605名驻村干部就地转化为抗震救灾先锋队,39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全力投身抗震救灾主战场。拉孜县整合县乡村三级党员力量,39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组织60余支党员先锋队,全力落实核灾救灾、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地震当日,各级各部门凝聚起数千支党员先锋队,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
迅速行动、冲锋在前,危难时刻彰显担当。危急关头,党员干部永远是最坚实的依靠。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平措强忍母亲遇难的悲痛,迅速召集党员群众展开自救,震后12个小时内,营救被困群众26名。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党支部书记巴桑,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群众,同救援人员一道解救50余名群众。拉孜县曲下镇德林村党支部书记次旺,不顾个人伤情,会同驻村工作队员,在震后一小时内完成全村126户、650余名群众疏散工作。连日鏖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红眼乡长”张宗灵,接不完电话的“忙碌书记”李静,顶起半边天的“女支书”尼玛拉姆,顾不上自家房屋倒塌、亲人伤亡的加嘎村党支部副书记旦达、左措村党支部副书记普布旺堆、吉定村党支部副书记扎西、塘仁村驻村工作队员珍拉、定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伦珠......,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信念,迎难而上、挺膺担当,用铁一般的意志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做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