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的建设

【作风在线】日喀则市大力践行“四敢”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2023-12-07 作者: 来源:西藏日报

今年以来,日喀则市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好资源禀赋、放大优势特色,大力践行“四敢”要求、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坚持把“敢”字体现在生态上,日喀则市被命名为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创建成果显著。



突出工作重点,持续抓好贯彻落实

层层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常态化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层层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逐年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分值权重,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构建起齐抓共管“大环保”工作格局。


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不断完善符合日喀则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制定印发《日喀则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0—2030年)》等4项实施方案,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强化执法检查。贯彻执行《关于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以执法大练兵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企业800家次,行政立案27起,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63起,下达处罚决定书18起,处罚金额216万余元。


突出生态修复,持续巩固绿色屏障

严抓国土绿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等生态工程,在发展速度、资源质量、实施范围等方面扩容提质,进一步擦亮生态底色,书写绿色文章。今年以来,大力实施植树造林、补植补栽、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完成各类营造林面积35.09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24.5万亩。



狠抓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行动,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工业企业分类治理等方式,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截至10月份,全市PM2.5、PM10、SO2、NO2 和CO等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浓度限值,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9.7%。主要江河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在100%,3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紧抓环保宣传。聚焦“6·5”世界环境日等节点,开展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截至目前,组织发动干部职工、环保志愿者1400余人,制作实物宣传产品100余种,开展线下活动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10万余件,受教育群众18万人。仁布县帕当乡萨达村把植树造林、爱护生态等寓于“藏戏”表演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把绿色、低碳、健康理念传递给群众。



突出服务民生,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做好积分兑换。明确积分兑换比例明细,制作积分兑换示意图,建立积分兑换登记台账,对可回收物进行物品兑换,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设置积分超市250余家,回收垃圾1350余吨,兑换商品价值71万余元,惠及群众6万余人。


用活生态岗位。充分发挥生态岗位作用,聚焦关键部位、抓牢薄弱环节,组织人员深入人居环境整治一线,全面整治房前屋后、河道沿线等地垃圾,切实做到为生态环境添彩、为弱势群体赋能。今年共落实资金3.44亿元,惠及生态岗位人员近10万人。


抓好助农增收。切实走好增绿和增收互促双赢之路,按照《关于在营造林项目中壮大生态扶贫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将总投资400万元以下、群众能干会干的营造林项目,依法依规交由当地农牧民合作社实施,进一步拓宽致富新路径。截至目前,雇佣营造林项目区域农牧民群众10.8万人次,增收3708.3万元;雇佣机械221台,增收433.3万元;苗木出售 855.97万株,增收1808.5万元。